禁止公办学校开办复读班,对民办学校无疑是个利好消息,各地民办学校也开始了火热的招生。但记者调查了解,部分民办学校在招生时,存在虚假宣传,收费混乱的现象。希望有关部门对此加以关注,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,保障复读生的合法权益。据了解,今年陕西省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,达到41万多名,增幅超过10%。教育部下达给陕西省的招生计划为197469名,较去年增加了10380名。这意味着有近21万名考生落榜,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落榜考生将会复读。
大量的复读学生涌向了民办高考复读学校。西安一些民办复读学校纷纷扩招,应对“井喷”的复读生数量。“加之一些城市郊区县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,公办学校禁止办复读班后,这些地方的复读生便汇集到西安这个大市场中。”西安龙门补习学校的董老师对记者说,就该校而言,“去年开设了18个班,有1200多名学生,今年则计划招生2000名左右”。
蜂拥而入的复读大军,急剧扩招的民办学校,使得西安市今年的高考复读市场显得格外红火。然而,在热闹的复读学校招生背后隐藏着令人担忧的现状。据了解,由于市场准入的门槛比较低,西安民办学校认证比较混乱,一些民办学校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设备,有的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,规模较大、影响较好的民办学校不多。有些学校“一块牌子,两间教室,几个老师,就开始招生办复读班”,西安龙门补习学校的董老师对记者说。
8月份正值民办学校招生旺季,记者对西安市部分民办学校进行了采访,发现一些学校的招生宣传广告非常吸引眼球,有的大打“名师”牌,称高薪聘请西安铁一中、西安高新一中等省市级重点学校的名师任教;有的允诺成绩提高幅度大,“最高可提高200多分”,今年“多少名复读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”等等。一些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甚至打出了高考分数“上了二本线学费减半,上了一本线学费全免”的招牌。
有去年参加复读的学生向记者反映,有些学校在宣传时亮出“名师”招牌,“名师”是请来了,但多数只上几次课就走人;有的只是挂名,不来上课,无法保证教学质量。更有甚者,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,省掉课时费用,不按承诺授课,令课时缩水,复读班成了“自习班”。
在位于西安市大学南路的思博高补学校,记者以一个补习生的身份进行了暗访。据招生老师讲,该校聘请的专职教师是名校的退休名师,有一部分兼职老师是公办学校在职的优秀教师。在这所学校记者看到,租用的复读班教室里的课桌椅已经比较破旧,学校管理部门除了一间财务办公室、两间教师办公室外,几乎看不到其他教学设备。
西安市省级重点中学远东一中的张副校长告诉记者,远东一中一直严格执行西安市教育局规定,不允许在职教师到校外兼职任课。如果发现教师在外私自带课,学校会对违规老师给予严肃处罚,而且在评职称和晋升工资等方面与之挂钩。